乐投平台

乐投平台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行进中国 | 梦幻盐湖里的钾肥“粮仓”

时间:2025-07-04 点击:5 【字体:

       从格尔木市区出发,一路向北,放眼望去,路旁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一层白色痕迹。

       “这是什么?下雪了吗?”

       “这可不是雪,这是盐碱结晶,格尔木是‘中国盐湖城’,这里离察尔汗盐湖不远了。”随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640 (1).png

戈壁滩上的盐碱结晶。人民网 刘沛然摄

       察尔汗盐湖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曾经,这里是一片大海,青藏高原因地壳运动逐渐抬升,加之印度洋潮湿的季风无法吹到遥远的内陆,这片海洋逐渐干涸,这才形成了我国第一大盐湖。

       数据显示,察尔汗盐湖的钠盐储量约为600亿吨,可供60亿人口食用1000年;钾、镁、锂资源储量居中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百万亿元。

       察尔汗盐湖像是柴达木盆地里的一颗绿宝石。但是,在这里一切绿色植物都难以生长,因为它含有钠、钾、镁、锂、硼、碘、氯等各类矿物离子,难以孕育生命,但经过阳光折射后,能呈现出如翡翠一样的“神秘”绿色。

640 (2).png

俯瞰察尔汗盐湖。人民网 张力洋摄

       “有一种说法是‘青海喂饱了全国’,其实并不夸张。”中国五矿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安全总监郝勇介绍道,除了人们日常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以外,作为“粮食的粮食”,氯化钾的用处也不小。

       氯化钾是常用的农业肥料,但直到1954年前,我国还没有发现钾矿。“想要提高粮食产量,钾盐是必需品,在当时,摆脱钾盐‘卡脖子’的困境,必须拥有自己的钾矿。”郝勇讲起盐湖的历史,如数家珍。

640 (3).png

察尔汗盐湖。人民网 刘沛然摄

       几十年前,我国一批盐湖地质专家在经历过数次“寻钾”无果后,把目标放到了柴达木盆地,最终他们在察尔汗盐湖找到了与钾石盐有共生关系的光卤石。随后,一支19人组成的小队抵达察尔汗盐湖畔,他们从盐湖卤水中提炼出了10多公斤、品位在50%左右的氯化钾产品。

       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盐湖人不懈努力、埋头创新,先后突破了大面积深水盐湖田晒矿、光卤石水采船、低品位钾矿固转液等关键技术,熟练掌握了“反浮选冷结晶、冷结晶正浮选、冷分解正浮选、兑卤-冷结晶、热熔结晶”五套钾肥生产工艺,从而使盐湖产能实现了大幅突破,钾肥产量的提升,让全国人民的粮食饭碗端得稳、端得牢。

       目前,以察尔汗盐湖为主的柴达木盆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四的钾肥生产基地。

640 (4).png

生产车间的钾肥生产线。人民网 刘沛然摄

       在钾肥生产车间,产线上如同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在析出氯化钾后,其余含有钠离子、锂离子的卤水会排放到盐田里,循环利用,避免浪费。”郝勇说,通过技术迭代,如今制备钾肥大多使用物理方法,几乎不会造成污染。“生态是我们发展的根基,保护好盐湖的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

       柴达木盆地有33个大中型盐湖,察尔汗盐湖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如今,经过多年发展,盐湖工业也已成为青海省支柱产业之一,为青海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640 (5).png

第26届“青洽会”上展示的部分盐湖产品。人民网 刘沛然摄

       近年来,青海相继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在政策加持下,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盐湖产业不断发展。

       以格尔木为例,改革开放后,当地盐湖化工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现如今盐湖资源开发已经形成了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5大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格尔木围绕盐湖化工,已形成800万吨钾肥、100万吨纯碱、42万吨氢氧化钾、10.5万吨碳酸锂、1500吨金属锂、3100吨有机锂的生产能力。察尔汗盐湖旁的钾肥生产车间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操作,经过蒸发浓缩、提纯、结晶、干燥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最终制成钾含量达95%的高质量钾肥。

       “目前,我们这里生产钾肥的车间有4个,年产量已达500万吨,旁边还有钠盐和锂盐的生产基地。”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生产一车间副主任郭全礼向记者介绍。

       “世界上很多盐湖资源开发条件都比柴达木盆地盐湖的条件好,但我们一直在突破自己的记录。”走出车间,阳光下,郭全礼坚定地说。


微信扫一扫
13339990896
周一到周日
09:00-18:00
13339990896